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基层党建

以实干担当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23-07-07 | 【 字体: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坚持学深悟透笃行,将主题教育与推动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推动主题教育向深处、细处、实处走。

聚焦产业瓶颈,协同攻坚克难。油料所牵头抓好油菜产业专家团工作,结合农业农村部夺取夏季粮油丰收专项行动,选派精兵强将,组织科技小分队深入湖北、江西、四川、江苏等11个省84个主产县指导稳产保供。同时,针对南方三熟制油菜产区茬口矛盾突出、缺乏耐迟播早熟油菜品种、机械化程度低、逆境条件多、种植效益低等问题,筛选出早熟高产耐迟播宜机收油菜品种7个,构建了稻稻油、稻再油油菜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种植模式2套,为南方三熟制地区油菜种植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对促进南方冬闲田开发利用、扩大油菜生产、实现粮油兼丰和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聚焦使命清单,加快科技创新。油料所聚焦“国之大者”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科技创新使命清单,统筹力量配备所内外资源,加快推进油料科技创新。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配套“双密高产技术”在湖北江陵实收亩产360公斤,亩产油178.6公斤,比当地平均水平分别增加124.3%和172.5%。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在江西万安测产亩产达175.7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26.5%,生育期仅169天,创造了三熟制模式下短生育期油菜高产纪录。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豆63”在荆门亩产达到336.89公斤,刷新南方大豆高产纪录,盐碱地示范亩产达256.6公斤,较全国大豆平均单产水平高出近一倍。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中花28”在襄阳亩产达到520公斤,创造了长江流域花生高产纪录。阳光131成为全国最大的三熟制推广品种。上述新品种为油料扩面增产、冬闲田开发和盐碱地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营造良好氛围。油料所聚焦主责主业,将推动问题整改和接受院党组政治巡察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梳理了我国油料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持续推进院重大科研任务“油菜双超新品种培育”实施,加强短生育期油菜育种攻关和配套技术研发,为保障油瓶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强化项目争取,牵头申报“长江中上游油菜优质高产耐密宜机收新种质创制与应用、特色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功能性脂质的生物合成及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极拓展项目经费支持渠道。坚持绩效和贡献导向,修订《油料所主要科研产出量化评分标准》《油料所特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才聘任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人才使用机制,营造激励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关注群众诉求,办好为民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实地调研和电话调研等多种方式了解职工诉求。在广泛征集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拟定2023年度实事办理计划。目前,针对职工关注的“缺少研究所自己的职工食堂”的问题,拟定《油料所职工食堂建设和运营实施方案》,优化新增职工就餐点2个,增设快递外卖货架1个。另外,还根据职工需求,新增饮水机1台,加装路灯8套,增设出入门人脸识别设施8套,启用科研区北门人行通道,维修改造职工活动中心广场休闲桌椅35套,提升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