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活动»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主题征文

我与乡村调研不得不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 来源:农经所 作者:张姝

  谢谢各位领导、老师,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汇报交流。我叫张姝,是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职工,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乡村调研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左手拿的是一张纸,是我第一次参加农村社会调研的社会实践证明,上面写着“兹证明张姝同学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张林秀研究员主持的《社区治理、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公共投资》的农村社会经济调研活动,并出色完成了调研任务,特此证明”。那一年是2008年,十年之前,当时我还是个农经专业读书的毛头学生,懵懵懂懂初入农经大门,对好多问题都还一知半解、模棱两可。我记得那年是取消农业税之后的第三年,问卷中有题目问的是上年村里是否还收取过“三提五统”。当时我立刻就愤怒了,内心OS是,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都已经是第三年了,怎么还有村子在收取提留统筹,做这种加重农民负担的事情!瞬间就幼稚的将自己变成正义化身,幻想自己调研倾听农民伯伯们的心声,迫不及待的想用自己那点皮毛知识化为力量解决当地百姓的疾苦。结果入村调研第一天就傻了眼,不是因为自己没搞清楚农业税和提留统筹的关系,而是因为盐城当地农民伯伯讲的方言,我一句都听不懂。

  我右手这张纸,是2018年夏天我所在的农村发展研究室开展大型农户调研活动后,为参与调研工作的学生出具的社会实践证明。2018年的我,已经是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一名新兵,已经能够开始接受项目主持人的指挥,开展调研活动的基础组织协调工作,并从调研项目设计中加入自己对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问题的思考。虽然这时候的我依然会被四川复杂的翻耕轮作、大春小春绕的搞不清方向,但我此时已经能够将自己化为一个小小的尘埃,静静的仰望和观察这片孕育灿烂华夏文明、养育万万华夏儿女的广袤大地。

  我知道,我实在无法用自己这短短的十年证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翻天巨变,无法用这短短的十年见证农业经济发生的高速发展,更不敢说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水平有多少长足的进步,但正是这十年农业社会科研实践的摸爬滚打和风雨洗礼使我明白,作为三农人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后生慢慢转变成青年三农工作者,誓用自己的才学和汗水默默浇注这心中升腾起的三农梦想。

  说实话,出生成长于城市的我,最初的事业梦想确实和三农搭不上关系。记得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农村社会是因为在初中的时候看到一篇书评,书名叫做《我向总理说实话》,也叫《中国农村调查报告》,作者李昌平是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我对其他内容都印象不太深刻了,但只记得三句话“中国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说句实话,这个第一印象真的谈不上美好。然而一切都随着我踏入农经专业学业征途开始悄然转变,而这些转变都与农村调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凡是在南京农大农经专业读书的同学大抵都知道卜凯先生的故事。卜凯(John Lossing Buck,1891—1975)19岁考进美国康奈尔大学,与胡适、赵元任是同学。入学后,卜凯参加了学校里的“中国研究俱乐部”,并于1915 年以基督教北长老会海外传教协会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1920年卜凯先生应邀到金陵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业经济系,自1921开始正规的四年制大学本科农业经济学教育,自1936年开始的研究生教育,开创了我国农经教育和研究的先河。他深入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的范围之大史无前例,除了边远地区西藏、内蒙古、新疆以及被日本占领的东北以外,其他所有省份全部覆盖。1929-1933年期间共调查了22个省168个县16786个农户,实地调查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计算汇总并进行分析后形成了名为《中国土地利用》的巨著。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和《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近现代农业和农村史部分,主要资料即来源于卜凯先生的调研结果。这位美国老人在他25-54岁的宝贵年华里,将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农村经济事业。我入学读书时,钟甫宁老师口述的卜凯农村调查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不知道他对于中国农业经济是否怀有梦想,可能他最初的到来受到自己心中上帝的指引,但他首创中国农业经济系统教育、深入调研收集中国农村珍贵数据资料,为后辈实现农业经济梦想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最丰富的可能。

  另一个故事来自于我参加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在调研当中,一些70后、80后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同事们称他们是“农二代”。他们年轻朝气,有的甚至像是少年书生,完全看不出类似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沧桑印迹。座谈的时候,他们思路清晰,对专业农技、成本收益、经营模式都能侃侃而谈,偶尔还能蹦出几个英文单词。虽然多是前任负责人的后代继承者,肩负“家族”事业接续与传承的责任,但已经投身农业的他们,将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经营理念、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积极乐观的开拓精神注入所经营的农业产业,成为都市现代农业中的新鲜血液。他们能找到最合适的科研机构,将最前沿的农业科技与自有产业无缝对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通过差异化生产和运营使初级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能够放眼未来,将农业与第三产业高效融合,通过文化、体验、科普、健康休闲等理念和模式,为农业提质增效,试图突破农业产业自身的局限和瓶颈,实现跨越发展。在调研过程中,他们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他们最初可能并没有对农业怀有梦想,有的之前甚至从事非农职业,但无论是为了缓解年迈父辈的压力、还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他们都在以实际行动点燃着属于青年人的三农梦。

  当然,从梦想到现实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当梦想还未能照进现实、甚至当现实的强光直击并不具象的梦时,我也往往感到挫败和打击。在北京,感觉每天早上都是周一,车忙人忙马路更忙,连卖煎饼果子的早餐摊摊主都来不及多说一句话。快节奏、高强度、急匆匆似乎是贴在这个城市每个年轻人生活中的标签。我更多的时候是只顾低头盯着脚下的坎坷,却忘记仰望农业经济那片浩瀚的星空。高山仰止着农科前辈们开拓的一个又一个科研创新、树立的一个又一个思想丰碑,我有时候真的感到泄气,不由自主的会想到三农前辈们用智慧、汗水和心血一寸一寸摸索实践出的中国三农的道路会不会就在我们的手中断送掉。而此时我也会想调研过程中遇到的这个或那个鲜活的人物、这句或那句打动人的话语;可能是一位担心家里老人孩子的进城务工农民、可能是一位对乡村振兴充满干劲的基层农村干部、还可能是熟练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青年农民企业家……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最踏实的行动,为我们搭建起理论通往现实的桥梁、点亮和升华思想草原上的星星之火。

  想到这里,便越发觉得不能再犹豫,不能再迟疑。君不见,太多的三农人披荆斩棘,在农业科技研究的路上奋勇向前;君不见,太多的三农人乘风破浪,在农业农村改革实践的航道上攻城略地。中国的三农是一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的道速,让我们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精神,凭着用实践去检验真理的执着信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我们的三农梦想,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