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活动»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主题征文

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无限有意义的事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 来源:后勤服务中心 作者:李月明

  在忙碌且充实的工作之余,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掩卷沉思,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地撞击到了。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包括在座的各位,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即便是总书记,也有艰难困顿的时候。而如何在艰难与困顿的生活中,活得有意义,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无限有意义的事,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青年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了我很好的答案。

  一、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苦劳饿空乏乱,一样没落。年仅15岁的习近平,被命运裹挟着来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条件最艰苦的梁家河村。他曾身上被跳蚤咬的都是大肿块,抓出一身血;他曾吃糠咽菜,喝黑米糊糊;他曾挑着麦子一口气走5里山路;他曾不怕脏不怕累的修沼气、修淤地坝;等等,这些困难,如果不曾经历,怕是很难想像。

  去年国庆,我回山东老家,适逢秋收,便帮家人剥玉米,就一上午时间,手上起了茧子,到夜里累的翻来覆去,在床上睡不着。仅仅是干了一上午的农活,就累成这样,更别提正长身体、吃不饱的15、6岁的知青孩子们了。

  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一个人,锻造心智,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习近平总书记,是在困境中,“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修其心治其身之人。习近平在七年的知青岁月中,塑造了体恤民众、以民为本的情怀,铸造了敢想敢干、勇于承担的魄力、培养了坚韧不拔、严于律己的品格,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终得以为政于天下。

  二、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给大家分享一个习近平读书的小故事。1969年,16岁的习近平在延安开始知青生涯。有人扛箱子时,拿了习近平一个较小的箱子,以为轻松一些,结果在路上还是落在了后面。等歇息的时候,他随手掂量了一下别人扛的大箱子,才发现远没有自己的沉。他后来才知道,那个箱里面装了一箱子书。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当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奔向新时代,与他注重读书是分不开的。

  如今,鸡汤盛行,娱乐八卦满天飞,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的读过一本书,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了呢?自己是不是被这些东西蒙蔽了双眼呢?可能一天两天,不读书感觉不到什么,但是时间久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就大了。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当你看到夕阳余晖时,你会想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干巴巴的“好好看”。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但愿我们能停下刷手机的手,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工作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习近平总书记回答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最喜欢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始终把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放在首位。为此,他可以不远千里考察学习办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他可以骑着“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解决问题,兴起正定调查研究新作风。

  信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誓言的,还有我们中国农科院各个研究所里忙碌着的农业科学家,如一首诗歌里写的,他们“多少次夜不能寐,只为攻坚克难而苦思冥想;多少次栉风沐雨,只为重任在肩而星夜兼程”。他们敢于做冷板凳,矢志以求,毕生奋斗,薪火相传,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经,学生时代,最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憧憬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有利于民生的实事。于是,入职了中国农科院这一神圣学术殿堂,服务科研,服务科学家。然而,面对北上广高额的房价,进了外企、光鲜亮丽的昔日同窗好友,我们领着微薄的薪水也真的是心酸。有了些许的彷徨,我们的坚守有意义么?如今,找到了答案。身为中国农科院后勤青年工作人员,秉持服务为本的后勤宗旨,为一群可敬的科研人员服务,让他们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农业科研事业中,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坚定我的信仰,并为自己坚持的信仰自豪呢!

  以上是我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一点感悟。服务科研,我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情怀,那就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服务,积极投身“两个一流”建设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无限有意义的事。这是我们的志向,矢志不移;这也是我们的责任,责无旁贷。